【台東縣 太麻里鄉 多良車站】



那一年知道台鐵將於 2006 年 7 月 1 日裁撤這個站,第一次知道多良車站這個地方。看了新聞之後,才知道台東後山還有一個這麼美麗的車站存在,當時看完之後就在想,總有一天一定要來這地方走走。


台東太`里鄉的多良車站位於南迴鐵路瀧溪站至金崙站之間,是南迴線上一個已結束旅客業務的廢棄小站,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壯闊海景,博得許多鐵道迷的青睞,甚至有人稱呼為:「台灣最美麗的車站」。多良車站就在台九線 47.5 公里處,站址原本為山坡地,因此南迴鐵路工程處特別將車站以高架設計,再加上緊臨南迴公路及太平洋,站在月台上就能鳥瞰廣闊的太平洋海景。


早期南迴鐵路在規劃時,因為南迴鐵路只有單線,所以多良僅是一個方便會車的號誌站;僅管所有的車站設施都很完備,在民國 81 年南迴鐵路正式通車後,設有兩股軌道及月台,1992 年 10 月 28 日起正式成為招呼站,並指定由金崙站管理。但隨後拆除山側軌道及道岔,且因業務清淡,於 2006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裁撤。台鐵裁撤這個站之後不再停靠列車。月台不再使用,站房也早已廢棄,當然也沒有站務員。不過 2008 年 8 月 23 日起,多良車站又成為郵輪式觀光列車的中途停車地點。


由於車站下面就是台九線和廣闊的太平洋,景色非常漂亮,是很不錯的看海景車站,有不少人會來這個站看海、放鬆心情。去年 Joy and Tom 環島的時候,原本就打算來探尋這座美麗的車站,但是上來多良車站的路並不好找,只可惜當時功課作得不好,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上來,也因此未能如願踏上多良車站,徒留遺憾。這次總算一償宿願,來到「台灣最美麗的車站」。


不過要特別提醒,由於這是一個已經廢棄的小站,理論上是封閉不能進入的,而鐵道上仍有火車來往奔馳,所以前往欣賞拍照的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安全。因為車站的入口都封起來,Joy and Tom 只好爬進去這個廢棄的小站。這麼美麗的地方居然得用爬的進去,真是無言以對。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走台九線,南下方向的話是過太麻里後,注意約台九線 417.5K 處右轉上山,約 500 公尺就可以到。如果是從楓港那裡來北上的人,就剛好反過來,在過大武之後,也是注意 417.5K 的地方,再左轉上山。
◎ 公共交通工具:
(A)、火車:搭至瀧溪車站,步行路程約一公里。
(B)、客運:於台東車站,搭乘鼎東客運往大武的班車,於多良站下車,循路標指示前往。


◎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瀧溪路8-1號。
◎ 電話:08-7360330-3;傳真:08-7370686。
◎ 參觀時間:09:00 至 17:00。



◎官方網站:http://www.railway.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多良車站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5531424




那天到達多良車站的時候,天空藍得像海的顏色一般,跟太平洋的磅礡連成一氣,正是所謂的海天一色。




多次在花東旅行,總會路過多良站下方的台九線,也就是海岸公路。抬頭很難不注意到有紅欄杆的月台,可是不知未何,從沒想要前往一探究竟。




狹長的太麻里海岸線,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最南端的多良村,就是絕佳的觀海台。多良村包含南北兩個部落,北邊的山地瀧部落,以及南邊的平地大溪部落。從台九線過來,只要記得在台九線 417.5K 之處,就是多良產業道路出入口。




由於多良產業道路沿山壁而建,地勢相當陡峭,開車要非常小心會車,而上方正是已撤站許久的多良車站。




多良車站撤出台鐵營運之後,入口隨即遭到封住,旁邊再用鐵絲網簡單圍住。而在道路轉角旁的多良車站,眼看就快被樹叢掩沒。想想多良車站被廢除也不是沒原因,附近方圓一公里之內根本沒有住戶。




車站僅岸式月臺二座,兩端都是隧道。走上這個鐵道迷不遠千里來朝聖的小站,看到萬里的碧海接著無垠的藍天,一點也不像是被人遺忘的車站。




台鐵裁撤雖然已經拆除山側的軌道及道岔,但是朝陽下投影在月台上紅欄杆的陰影,像是平行的軌道一般,奔向未知的盡頭。




多良車站界標,可以從旁邊的縫隙爬上來。依山坡而建的小車站即使走入歷史,美麗的景色卻不曾消失。




多良車站因業務清淡,於 2006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裁撤。不再停靠列車。雖然列車不再停駐,但仍是個讓人難忘的地方。




鏽蝕斑駁的鐵軌、頹傾坍塌的階梯、雜亂蓊鬱的樹叢、廣闊蒼茫的大海、浩翰無垠的藍天,即便有新漆鮮紅的欄杆,也掩蓋不住這個遺世獨立小站的蕭索況味。




俯臨著脚下的滄茫,出隧道疾駛而過的火車,毫不留戀的經過這個小站,只留下悠悠的汽笛聲被海風吹散,好像與小站再也沒有任何牽繫。




南迴鐵路與西半部的縱貫鐵路不太一樣,沒有電氣化,所以在南迴鐵路的鐵軌上方也看不到電氣化設備。




這就是多良車站號稱全台灣海景最美的車站原因,站在月台上,壯闊的太平洋海景一覽無遺。




自從台鐵裁撒多良車站之後,外頭已經圍起高聳的鐵絲網,要進來只能從旁邊的縫隙攀爬進來。或許就因多良站成為火車過站不停、形同廢棄的車站,更增添了該小站的話題性與神秘感。




月台旁的鐵路就是貫穿台東的南迴鐵路,下方則是南迴公路。永遠再也無法知道在此下車旅人的心情,眼前底下熙來攘往,車子呼嘯而過的台九線相比,除了海浪聲,多良車站更多的是寧靜。


 



=================我是分隔線=================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舊香蘭遺址。




太麻里海岸。




太麻里海岸。




太麻里鄉入口意象。




太麻里聖加祿天主堂。




太麻里聖加祿天主堂。




太麻里八八水災紀念館。




太麻里八八水災紀念館前,災後重建仍在進行中。




「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入口意象:『天地初創』。在南迴公路邊斜坡上,矗立著一塊「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的石碑,因在扶疏竹葉掩映下,一直鮮為人知。




相傳「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該處為原住民最早登陸地點,依卑南族口傳,其祖先是從太平洋漂流到太麻里鄉三和村登岸,而後在此繁衍子孫。




「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紀念石碑。這個登陸地,知本社群稱為ruvahan,卑南社群稱為panapanayan。太麻里社的排灣族、都蘭社的阿美族,也都有祖先在此地登陸的說法。




各族各部落的口傳歷史,不一而足,愈到後代,演化愈多,已遠離舊貌。綜觀這些傳說,各族先民大多是在洪水過後,原居地沉入海中,才在發祥地登陸。不過,知本社群的口碑是:海潮所生變為石頭,石裂而生人;卑南社群的傳說是:海神插茅草於岸,從根生竹,竹裂生人;阿美族和排灣族也都有祖先為石頭所生的說法。




民國 49 年,知本部落率先豎立「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碑時,還設有石板小屋,裡頭寫著在此登陸的三位祖先的名字:巴落伍(Paluh)、塔孚塔孚(Tavatav)、索卡索高(sokasokau)。;在祭壇上經常可看見供奉的香煙、檳榔、米酒、「阿拜」等祭品。




「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石碑現場,有卑南族遷徙說明、艱辛遷徙紀念圖、卑南族紀念碑文、紀念石碑,文字古雅優美。知本、建和部落的卑南族人,為表達慎終追遠之意,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前來祭祖,隨後並在前方海灘堆石烹煮、飲酒歡舞,藉以聯絡族人感情。




建和部落(舊名射馬干社)的卑南族人、都蘭部落的阿美族人,陸續在此地設置祭壇。




卑南族遷徙說明、艱辛遷徙紀念圖。




「台灣山地人祖先發祥地」。




三和海濱公園。三和海濱公園就在南迴公路旁,入口巨大的海馬造型,獨具童趣及現代感,彷彿殷殷在向旅人親切招手。




三和海濱公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簡易漁港、魚貨拍賣場、漁具室、觀景亭、兒童遊戲場、親水池、表演舞台、自行車道等公共設施,精心營造出傳統典型的農漁村色彩。




三和海濱公園旁海堤,登上觀景台遠眺大洋,陣陣海風吹來,眼前景致充滿南國浪漫風情。




三和海濱公園旁舊廢棄海巡班哨。原海岸巡防第八指揮部,海岸巡防第81大隊,三和分隊哨。




三和海濱公園觀景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