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 內埔鄉 六堆天后宮、昌黎祠、內埔天主堂】

 


位於屏東縣內埔鄉的昌黎祠,是台灣唯一祭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廟宇。清光緒八年創建於苗栗市中正路南苗市場的文昌祠,有配祀韓愈;但以韓愈為主祀的廟,全台灣可是只有這一座屏東內埔的昌黎祠。 屏東縣內埔地區有一首童謠:「古早廟,尚神奇:天后宮,拜福氣,韓公祠,拜考試,有燒香,有保庇。」所謂韓公指的就是韓愈。

 

昌黎祠建於清嘉慶 8 年(西元 1803 年),至今已兩百餘年。韓愈,唐朝人,祖籍昌黎,生平祖述孔子,道六經百家之學,世稱孟子之後第一人,為唐代儒宗之泰斗。他於唐憲宗時因上書「論佛骨表」被貶為潮州刺史,他關心民瘼、驅鱷除害、延師興學,雖然到潮州不到八個月,卻被潮州人感念。

 

由於內埔地區的客家人祖先大多來自大陸嶺南,韓愈被尊稱為「嶺南師表」,因為他曾經被貶到潮州當刺史,任上提倡儒教、大力興學,對地方的貢獻很大,潮州人十分感激。為了懷念其恩德,不忘中華文化傳統,客家人祖先遷移來台灣後,便建了昌黎祠紀念他。

 

韓愈的生日是陰曆九月初九,恰逢重陽節,因此,每年這一天,昌黎祠要舉辦一年一度的祭典盛會。昌黎祠內,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張張掛在牆壁上的紅色祈福卡。每當到了考季,就會有很多考生攜帶准考證影印本前來拜拜,希望韓愈能給考生帶來好運,考個好分數。

 

六堆天后宮又稱「媽祖廟」,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創建於建於清嘉慶八年(西元 1803 年)道光二十八年至今曾三度整修,西元 1997 年加固維修,為六堆客家庄最古老的媽祖廟,目前列為國家祠廟類三級古蹟,更是屏東唯一被列入古蹟的祠廟。

 

康熙六十年(西元 1721 年)發生朱一貴及杜君英民變,事件擴大擾及客家地區。地方人士在天后宮集會,組織六堆義勇抗拒外侮,維護地方安寧。「六堆」成為屏東客家聚落統稱,故廟亦以六堆天后宮為名。

 

根據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盧德嘉編纂「鳳山縣采訪冊」丁部辭廟記載:「天后宮,在內埔莊街(港西),縣東四十里,屋五間,嘉慶八年鐘麟江倡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鍾桂齡重修,廟租三十六石。」道光二十九年(西元 1849 年)舉人鍾桂齡重修,日據時代劉金安等人曾再修,後來日人在台灣極力推行皇民化運動,不得有神像迷信,使得天后神像皆被摧毀,改祀大麻日神。

 

六堆天后宮除了是當地人信奉主祀神紅面媽祖之所,也曾作為當年六堆組織商議軍計的主要場所。每年農曆 3 月 23 日,皆會舉辦盛大的媽祖平安遶境慶典活動,遶境隊伍遊行內埔鄉 7 個村落,鼓勵各界推廣學習媽祖慈悲為懷,讓台灣社會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六堆天后宮左鄰觀音亭、昌黎祠,平面前後殿間夾拜亭,成「工」字型。面寬九點五公尺,進深十八點五公尺,虎井外側為金爐。木構架體系為抬樑式與硬山擱檁式混合法作,方位座北朝南偏西,於台灣寺廟方位極為少見。龍柱、廟樑、屋托雕刻精緻,留有清初遺風。

 

正殿中央藏在神桌間的石香爐,仍保有客家古老風俗,側門牆壁上掛著清廷頒佈碑文-「封禁古令埔碑」意指禁止閩客族群到古令埔開墾,保留平埔族人耕作狩獵。天后宮匾額計有嘉慶 10 年(西元 1806 年)「恩庇水陸」匾、咸豐 8 年﹛西元 1858 年)「慈航普濟」匾、光緒年間「與天同功」匾,可作為研究六堆發展史最具體而重要的史料。

 

龍頸溪環過內埔媽祖廟與昌黎祠後方,是旅客出遊休憩的好地方。在內埔這個傳統客家鎮上,也有這麼一棟很不一樣的西洋式建築物。「內埔天主堂」是內埔街上美崙美奐的一座西洋式建築,它曾為鎮民提供免費的醫療資源,又設有幼稚園為地方作育人才,造就人才無數,堪稱對地方的一大貢獻。  
 
內埔天主堂是西班牙式建築,灰白色系的牆面,讓這座天主堂看起來平易近人,夾在傳統和現代建築中竟沒有一點不協調,從牆外往內望去,有一點置身國外的空間錯覺。佇立在傳統客家田園之中,簡潔莊嚴外觀,神聖氛圍散發寧靜之美。天主教雖不是客家人信仰中的正統,卻有撫慰民心作用。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於台南系統交流道出口下,接國道八號道路,於新化系統交流道出口下,接國道三號,於麟洛交流道出口下,接信義路 (屏 37 鄉道),左轉屏鵝公路 (台一線) 南下,靠右順行,左轉自強路直行,右轉廣濟路,行至廣濟路與光明路口即達。
(2)、國道三號:於麟洛交流道出口下,接信義路 (屏 37 鄉道),左轉屏鵝公路 (台一線) 南下,靠右順行,左轉自強路直行,右轉廣濟路,行至廣濟路與光明路口即達。
(3)、省道台一號:若由高雄市前往,可先前往鳳山,再走台一線省道過高屏大橋往屏東的方向,過麟洛,左轉自強路直行,右轉廣濟路,行至廣濟路與光明路口即達。
(4)、省道台一號:若由楓港北上前往,走台一線省道,繞行潮州外環道,靠右走學人路 (187 縣道),接廣濟路,行至廣濟路與光明路口即達。
◎ 公共交通工具:
(A)、火車:搭至屏東火車站,轉搭屏東客運。
(B)、客運:於屏東車站,搭乘屏東客運:(1)、8231 屏東東勢;8232 屏東老埤;8233 屏東三地門霧台線;(2)、8236 屏東忠心崙佳佐;8238 屏東萬巒潮州線;(3)、8239 屏東下竹田潮州恆春線;或於潮州車站,搭乘屏東客運:(4) 8240 潮州三地門線,於內埔鄉勝利路口或內埔鄉公所下,循路標指示,步行前往約 500 公尺即達。

 

◎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內田村廣濟路164號。
◎ 電話:08-7712897;傳真:08-7370686。
◎ 參觀時間:04:00 至 22:00。

 


◎官方網站:http://www.neipu.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六堆天后宮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2191475

 


 


 


 


 


 


 


 


 


 


 


 


 


 


 


 


 


 


 


 


 


 


 


 

 

 

 

 


=================我是分隔線=================

 

 

 


 


【屏東縣 內埔鄉 番外篇 水門碰坑】

 


水門碰坑,日據時代的引水工程,長年水量豐沛,為水門地區飲水灌溉之重要水利資源。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至今仍有一座功能完整的迷你引水工程,穿過山壁取水,因而出現一座長達 1013 公尺長的山洞,當地人稱為『碰坑』(台語:山洞之意),其作用是把隘寮溪的溪水引入平原灌溉稻田。

 

『水門碰坑』興建於民國 24 年,起因為灌溉農田的隘寮溪逐年北移,造成鹽埔進水口取水逐漸困難,所以在瑪家鄉興建進水口一座,並另闢隧道導流口的迷你引水工程(今水門碰坑),於民國 27 年完工啟用。

 

水門碰坑也美化成為碰坑公園,供民眾休憩散步,在出水口處前建有一條小橋,站在橋上可以到體驗水流波濤洶湧的衝擊感及水花飛濺產生的『陰離子』,使人心曠神怡。沿着溪水往下走,可以看到水車辛勤的在轉動,以及生氣蓬勃的河流衝過小閘門的景觀,此外淙淙水聲讓人感受到心如止水的平靜。

 

水門村位在隘寮溪旁,新、舊兩座三地門大橋,都可通往三地門、霧台鄉,兩鄉有排灣、魯凱原住民。
從三地門鄉高處,可俯看隘寮溪全景,對岸的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也全映入眼簾,風景秀麗,目前時序進入秋冬,隘寮溪水雖已枯竭,但石粒裸露,遠眺崗巒交疊,就像幅潑墨畫。

 

「碰坑」在瑪家鄉山區闢出進水口,穿越山壁,當時算是浩大工程,到今天不僅具水利功能,也為水門村帶來觀光潛力。佇足在橋上,觀看溪水由洞口傾瀉而下,伴隨一陣陣清爽的涼風襲來。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於台南系統交流道出口下,接國道八號道路,於新化系統交流道出口下,接國道三號,於長治交流道出口下,南下出口右轉中興路 (台二十四線),迴轉水源路 (台二十四線),直行到底,即達內埔鄉水門村。
(2)、國道三號:於長治交流道出口下,南下出口右轉水源路 (台二十四線),直行到底,即達內埔鄉水門村。
(3)、省道台一號:若由高雄市前往,可先前往鳳山,再走台一線省道過高屏大橋往屏東的方向,於屏東市民生家商旁,左轉瑞光路一段,再右轉大連路 (台二十四線),直行接中興路 (台二十四線),過長治交流道,直行接水源路 (台二十四線),直行到底,即達內埔鄉水門村。
(4)、省道台一號:若由楓港北上前往,走台一線省道,於枋寮接 185 號線道,至水門過水門橋,接中興路 (台二十四線),往三地門鄉,直行到底,即達內埔鄉水門村。
◎ 公共交通工具:
(A)、火車:搭至屏東火車站,轉搭屏東客運。
(B)、客運:於屏東車站,搭乘屏東客運:(1)、8227 屏東三地門鄉公所線;(2)、8228 屏東份仔線、8229 屏東三和村三地門線;(3)、8230 屏東建興龍泉線;(4)、8231 屏東東勢線、8232 屏東老埤線、8233 屏東三地門霧台線;或於大津車站,搭乘屏東客運 (5)、8219 大津三地門線;或於潮州車站,搭乘屏東客運 (6)、8240 潮州三地門線,於水門站下車。

 

◎ 地址: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2段100號
◎ 電話:08-7991104;傳真:08-7994607。
◎ 參觀時間:08:00 至 17:00。

 


◎官方網站:http://www.sandimen.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三地門鄉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33755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