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 新埤鄉 建功庄東柵門】



建功庄東柵門又稱為褒忠門,現今名列國家三級古蹟。清康熙、乾隆年間,原籍廣東客家移民進入屏東六堆,客家庄聚落多位於閩南人及原住民聚落交接處。西元 1721 年(康熙六十年)四月爆發朱一貴事變,也開啟屏東平原激烈的閩、客械鬥。客家庄聚落為避免外人侵擾及與其他村落分界,多半於外圍設置柵門。為了防禦原住民與閩人的侵犯,建功庄住民於貫通村落唯一的道路兩端,設置東、西二座柵門。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 1786 年)的林爽文和莊大田民變,擾害屏東平原客家「六堆」聚落的安寧,鄉勇紛紛組織民兵以抗敵,迄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 1787 年)清將福康安敉平了民變,有感於客家聚落協助靖難有功,奏請朝廷賜封客家聚落為「褒忠」。依據東柵門的建築式樣與裝飾來看,建功庄東柵門可能與茄冬西隘門同屬於嘉慶年間(西元 1796 年至西元 1820 年)的建築物。


清光緒年間,建功居民於東柵門建牌樓,並仿御筆「褒忠」書於牌樓之上。牌樓屋脊有小燕尾,石牆敷以白石灰。牌樓外有小土地公祠,客家謂之「土地伯公」。客家原為中原漢族,民間都以祭天祀地為崇高的信仰。從前客家聚落四週都以刺竹圍籬,其中東、西、南、北各開一柵門,成為村民出入村莊的孔道,此與城邑的城牆門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功庄東柵門右側尚有一堵卵石堆疊的圍牆,牆外有一道水渠。在清代,柵門、圍牆和水渠構成堅固的城門與護城河。銜接圍牆和水渠,建功庄住民延著村庄外圍遍植莿竹,以完整構築村落的防衛工事。日治時期以後,東柵門逐漸喪失防衛的功能,門扉因而首被拆除。不僅如此,既有的圍牆和莿竹,也被新修的道路加以解構,如今實在難以想像昔日村落的歷史地圖。


還好東柵門在歷史的變遷中得以倖存,不過命運也頗為坎柯。西元 1949 年颱風吹倒莿竹壓垮屋頂,西元 1969 年才加以修復;西元 1976 年失控的卡車撞毀門楣,可以想像當時殘破的景象。西元 1985 年,東柵門被國家指定為三級古蹟,並於西元 1995 年展開修護,始得今日的樣貌。


如今,仿乾隆皇帝御筆的「褒忠」字跡重新懸於門楣之上,象徵著六堆客家的忠義精神;而其門前右側所安置的小祠「東營溫元帥」,卻是閩人宗教信仰中聚落常設的厭勝物;閔客二元的文化,二者之間形成一種強烈的對照。昔日彼此撕殺所獲得的精神圖騰,卻同時與敵人的信仰並存於相鄰的空間,這似乎道盡二百多年來,台灣族群對立的無奈與弔詭。


《我要怎麼去》


◎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於五甲系統交流道出口下,接八十八號快速道路,於潮州系統交流道,接國道三號南下,於南州交流道出口下,左轉勝利路 (187乙號縣道),再右轉台一線省道,左轉中正路 (189號縣道),左轉新華路,靠右走新建路,接建功路即達。
(2)、國道三號:於南州交流道出口下,左轉勝利路 (187乙號縣道),再右轉台一線省道,左轉中正路 (189號縣道),左轉新華路,靠右走新建路,接建功路即達。
(3)、省道台一號:若由高雄市前往,可先前往鳳山,再走台一線省道過高屏大橋往屏東的方向,過潮州至新埤,左轉中正路 (189號縣道),左轉新華路,靠右走新建路,接建功路即達。
◎ 公共交通工具:
(A)、火車:搭至潮州火車站。
(B)、客運:於潮州車站,搭乘屏東客運的潮州建功線,於建功站下,循路標指示前往。


◎ 地址:屏東縣新埤鄉建功村建功路150號。
◎ 電話:08-7712897;傳真:08-7370686。
◎ 參觀時間:09:00 至 17:00。星期一休館。



◎官方網站:http://www.pthg.gov.tw/TownSto/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建功庄東柵門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71479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