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 東區 檜意森活村】

 


檜意森活村位在嘉義市東區,此處的面積約為 3.15 公頃,原有的歷史建築有 28 棟左右,以嘉義的林業文化為概念,打造全區的日式建築,「以林業文化為核心舊建物活化再利用之特色景點」來發展,兼具文化、藝術、歷史、休閒等,成為嘉義最具特色的文化園區。 

阿里山是揚名國際的觀光旅遊景點,日據時期與太平山、八仙山並稱台灣三大林場,嘉義市為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曾列為台灣四大都市之一。隨著社會發展及經濟結構之轉變,阿里山伐木已不再,遺留下近百年歷史的北門驛、營林俱樂部、小火車修理工廠、林場宿舍及辦公廳、製材廠、動力室等,已成為珍貴的林業文化資產。 

檜意森活村分為幾個區域,主要分為: 

(1)、農業精品區:以一心二葉為概念來建造精品區的建築,黑與白的建築本體與旁邊的日式建築相對應,未來裡面將會販賣南部地區的農特產品,將南部特色農業產品納入其中,提升產品曝光率。 

(2)、檜町原宿區:以木製日式建築為主題,呈現文藝空間、日式澡堂、日式房間等住宿區,讓遊客感受到濃濃的日本風。 

(3)、木材藝術區:展示林業的歷史、文化以及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展覽,以木材為出發點創作,每一個作品都是用原木創作而成,這裡也有木工教室、咖啡廳、庭園景觀綠化區等,呈現多元的展示空間。 

(4)、綜合行政區:行政空間,包括森警隊辦公室/備勤室/森林志工教室/林業推廣多媒體教室/生態保育資訊教室/輪調主管宿舍。 

(5)、美術藝文區:提供參訪遊客心靈饗宴、提升文化素養。 

(6)、入口意象區:地標性功能;營造觀光者必經的空間平台,以日式風味景觀,引領大家進入原始風貌的日式宿舍聚落。 

檜意森活村以現有建物整修再利用,整合營造成為一處林業文化藝術新據點。全區之定位為朝向「以林業文化為核心舊建物活化再利用之特色景點」發展,計畫利用歷史街區之日式木造宿舍及周邊地區,以現有建物整修再利用方式提供住宿、木材藝術文化之展示、體驗空間及生態保育宣導等功能使用。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45192&CtNode=4302&mp=1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檜意森活村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517977

 


 


 


 


 



 


 


 


 


 


 


 


 


 


 


 


 


 


 


 


 


 


 


 


 

 


=================我是分隔線=================

 


 

 


 


【嘉義市 東區 嘉義鐵道藝術村】

 


「嘉義鐵道藝術村」原位於嘉義火車站後站的貨運倉庫,嘉義市文化局於 1998 年 8 月將此開闢成『嘉義市文化中心』以外的新藝術空間,同時也是台灣鐵道倉庫做為藝術替代空間的首例。「嘉義鐵道藝術村」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藝術展演活動,邀請藝文界知名的藝術創作家來此做展出。

 

火車站後站在過去是嘉義民生物資貨運轉運站,現在這裡取而代之的是藝術展示與創作空間,不同時空點、同樣的地方,藝術與貨運倉庫間,交織出特殊的氛圍。

 

嘉義市立文化中心(現在嘉義市文化局)當時在嘉義開闢了一個新的藝文場域-「另類空間」,與地方藝術家規劃策展一系列的藝術展演活動。嘉義鐵道最早是當地的貨運轉運中心,亦是阿里山森林鐵道的起點,當時空轉變,鐵路運輸功能沒落後,此地的繁華不再,然藉著藝術一環,使閒置多年的車站倉庫得以重現生機,轉換新的場所屬性,讓嘉義新藝術的發展邁向新里程。

 

2000 年 7 月,文建會中部辦公室選定嘉義站為「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的第二站(繼台中「二十號倉庫」之後),延展嘉義鐵道倉庫的新視野,展開架構屬於藝術家創作發表交流的多元空間,最後正式以「嘉義鐵道藝術村」之名,對外舉辦展演活動以及倉庫的整建工程。

 

「嘉義鐵道藝術村」內在空間的規劃分為三個部分,即創作、展演及營管區。內在空間由六間倉庫組成。倉庫北邊為創作區,有藝術工坊、藝術家工作室與藝術家交流區。倉庫中間為展演區分為展演空間與表演空間,提供藝術家作品發表與表演團體實驗表演空間。

 

倉庫南邊為營管區,是藝術村的核心區,營運管理中心、推廣教育中心、餐飲休閒空間及藝術服務區集中於此。除此之外,「嘉義鐵道藝術村」的成立象徵嘉義市藝術環境的多樣改變與人才力量加入,多元藝術創作展出及推廣不但提升在地人對藝術的價值認知,駐村藝術家創作也達到了藝術交流及促進在地藝術的助因,是一個具有服務藝術家功能,同時提供民眾深度感受的藝術聚落。

 

在「嘉義鐵道藝術村」裏沒有富麗堂皇的裝潢設計,而是藝術創作者盡情揮灑創作的地方,可以在這裡近距離看到火車,也可以在每一個倉庫裡看見不同的藝術品展演,不妨找個假日的午後來這裡走走,感受一下鐵道藝術村不一樣的文化風情,說不定還能遇到充滿創意的街頭藝術作家。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cabcy.gov.tw/railway/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嘉義鐵道藝術村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1346925

 


 


 


 


 


 


 


 


 


 


 


 


 


 


 


 


 

 


=================我是分隔線=================

 


 

 


 


【嘉義市 東區 北門驛】

 


日治時代日本人在 1899 年發現阿里山森林豐富的蘊藏量後,開始籌建森林鐵道,並將台灣上等檜木、扁柏藉此轉運到台灣平地及日本蓋神社,同時還供應給關東、關西、九州的造船業。運材鐵道起點站設在嘉義北門,日本人稱車站為驛,所以這個車站就命名為北門驛。北門驛是阿里山鐵路的起點車站,車站建築全部使用阿里山的高級紅檜建材所造,造型相當典雅。

 

北門驛也因林務管理、鐵路機械維修以及製材之需求,在此設立了營林所、北門修理工廠、嘉義製材場..等。林業與鐵道繁榮了嘉義,而北門驛一帶更曾是全台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

 

在阿里山森林資源停止開採後,阿里山鐵路逐漸轉為觀光客運使用。今日的北門車站更分為位於鐵路北側的新站與位於南側的舊站兩部分,實際的旅客運輸業務目前已完全由北邊的新站負責,而舊站則改作為紀念館與觀光使用。

 

北門驛是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也是阿里山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重要。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僅存三條高山鐵路之一,具有獨特的魅力。阿里山森林鐵路因有「螺旋狀鐵道」、「Z字型爬升」、「千分之 62.5 爬坡」等罕見的特色而聞名國際。

 

日治時期,林業開發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北門驛附近有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製材所、火車修理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設立,木材產業使用功能完整,北門驛成為阿里山砍伐木材的集散中心,地位重要。

 

日治時代阿里山森林鐵路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終戰後改隸林務局。民國 62 年 10 月,北門新站落成啟用,北門驛功成身退。阿里山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聚集在北門驛附近, 帶動木場、木材行、鋸木及製材工廠遍布,南來北往的木材商,帶動旅館、餐廳、戲院等商機,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舊車站雖於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因新車站興建而失去功能,但其樸實外表及設施,極具文化資產價值,嘉義市政府已列為市定古蹟。車站為日式木造車站,主要分為票房、候車室與辦公室。目前規畫為鐵路文物展示館,驛前廣場與周邊設置「呼喚的地標」、「時空走廊」、「生態藝術牆」等公共藝術,藉以凝聚鐵道文化的集體意識。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cabcy.gov.tw/alishan/index.htm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北門驛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517977

 


 


 


 


 


 


 


 


 


 


 


 


 


 


 


 


 


 


 

 


=================我是分隔線=================

 


 

 


 

 

 

【嘉義市 東區 獄政博物館】

 


嘉義舊監獄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 年),大正十一年 (1922 年) 竣工啟用,當時稱為臺南監獄嘉義支監,大正十三年(1924 年)改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民國三十四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稱為第三監獄第一分監,民國三十六年改稱臺灣嘉義監獄,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嘉義監獄搬遷至鹿草鄉新設建築,原地之舊監改設為嘉義監獄嘉義分監,此後逐漸減少收容受刑人的數量,直至目前為止完全沒有受刑人收容於此。嘉義舊監獄歷經臺灣近代獄政發展與改革歷史,可說是碩果僅存且具價值的歷史證據。 

來獄政博物館觀光,要由志工帶領進入參觀,自己不能隨意的進入參觀;從周邊走到正門,濃烈的神秘氣息迎面而來,旁邊有裝飾用的逃犯,做得栩栩如生,來到正門,莊嚴的氣氛印入眼簾,這裡的監獄是由當時的受刑人所建置而成,運用當年嘉義所生產的木材所建造,是此處的一大特色。 

嘉義舊監獄/獄政博物館,每周一休館,開放場次為有四場,分別為 10:00、11:00、14:00、15:00,有專人導覽解說而整個導覽時間為一個小時。這天我們參加的場次是 10:00,一開始會在大門口集合,讓大家先上個廁所做個進場的準備。

首先會在嘉義舊監獄/獄政博物館的行政大樓做介紹,這裡會有典獄長、其他幹部的辦公室以及會客室、中央台等。在中央台的兩側還可以看到獄警、管理人員與男女囚犯的服裝。監獄可不是隨便亂建造的,為了降低人力且達到有效的控管,在設計上可是有巧思,像這個監獄就是屬於賓夕凡尼亞式監獄,以中央台為中心,三條放射狀的牢房延伸而去,走道的情況一覽無遺。

接著導覽人員就會帶領著大家走往「仁舍」的牢房走道前進,一間間的小房間,一扇扇厚重的牢門,這就是當時犯人們生活的主要空間,真的很狹小,不禁讓人想起了許多監獄的電影情節。

嘉義舊監獄/獄政博物館內有四座工廠,導覽人員會一一的帶著大家前往這四座工廠做參觀。最先會從第四工廠開始走起,這些工廠早期是讓犯人們做工作的地方,而如今改成許多展示空間,放置許多受刑人參展的作品等!

最後我們會來到女監區,取名為婦育館,牢房的設計、格局其實跟男監都是大同小異,主要就是女監的送餐口在門的下方,代表了男尊女卑的觀念,另外就是馬桶是有蓋子的。另外,法律允許女犯人可以帶著3歲以下的幼童一起入監服刑,為了方便照顧和集中管理,婦育館裡內還有規劃幼兒室。

越進入裡面越可以窺看監獄的神祕色彩,有會客室、受刑人房間、監視房、典獄長房、婦女受刑人專用房間、受刑人活動處、迴廊等等,這些我們在生活中必定看不到的獄中生活,都一一呈現,這裡也融合了一些觀光型態,像戶外的假人逃犯、給遊客拍照留念的立牌等等,這麼特別的觀光景點,有機會可以來體驗一下,是觀光、教育兼具的旅遊景點喔。 

《嘉義舊監獄/獄政博物館》
開放時間:10:00、11:00、14:00、15:00。
地址:嘉義市東區維新路 140 號。
電話:05-278-9242。
公休日:周一。
門票:免收費。
停車資訊:有設免費停車場,路邊有收費停車格。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prisonmuseum.moj.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獄政博物館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56258。 

 

獄政博物館 (1).JPG

 

獄政博物館 (2).JPG

 

獄政博物館 (3).JPG

 

獄政博物館 (4).JPG

 

獄政博物館 (5).JPG

 

獄政博物館 (6).JPG

 

獄政博物館 (7).JPG

 

獄政博物館 (65).JPG

 

獄政博物館 (66).JPG

 

獄政博物館 (67).JPG

 

獄政博物館 (68).JPG

 

獄政博物館 (69).JPG

 

獄政博物館 (72).JPG

 

獄政博物館 (73).JPG

 

獄政博物館 (74).JPG

 

獄政博物館 (75).JPG

 

獄政博物館 (76).JPG

 

獄政博物館 (8).JPG

 

獄政博物館 (9).JPG

 

獄政博物館 (10).JPG

 

獄政博物館 (11).JPG

 

獄政博物館 (12).JPG

 

獄政博物館 (35).JPG

 

獄政博物館 (36).JPG

 

獄政博物館 (37).JPG

 

獄政博物館 (38).JPG

 

獄政博物館 (39).JPG

 

獄政博物館 (40).JPG

 

獄政博物館 (41).JPG

 

獄政博物館 (42).JPG

 

獄政博物館 (43).JPG

 

獄政博物館 (44).JPG

 

獄政博物館 (45).JPG

 

獄政博物館 (46).JPG

 

獄政博物館 (47).JPG

 

獄政博物館 (48).JPG

 

獄政博物館 (49).JPG

 

獄政博物館 (50).JPG

 

獄政博物館 (51).JPG

 

獄政博物館 (13).JPG

 

獄政博物館 (14).JPG

 

獄政博物館 (15).JPG

 

獄政博物館 (16).JPG

 

獄政博物館 (17).JPG

 

獄政博物館 (18).JPG

 

獄政博物館 (19).JPG

 

獄政博物館 (20).JPG

 

獄政博物館 (21).JPG

 

獄政博物館 (22).JPG

 

獄政博物館 (23).JPG

 

獄政博物館 (52).JPG

 

獄政博物館 (53).JPG

 

獄政博物館 (54).JPG

 

獄政博物館 (55).JPG

 

獄政博物館 (56).JPG

 

獄政博物館 (63).JPG

 

獄政博物館 (57).JPG

 

獄政博物館 (24).JPG

 

獄政博物館 (25).JPG

 

獄政博物館 (26).JPG

 

獄政博物館 (27).JPG

 

獄政博物館 (28).JPG

 

獄政博物館 (64).JPG

 

獄政博物館 (29).JPG

 

獄政博物館 (30).JPG

 

獄政博物館 (31).JPG

 

獄政博物館 (32).JPG

 

獄政博物館 (33).JPG

 

獄政博物館 (58).JPG

 

獄政博物館 (59).JPG

 

獄政博物館 (60).JPG

 

獄政博物館 (61).JPG

 

獄政博物館 (62).JPG

 

獄政博物館 (34).JPG

 

獄政博物館 (71).JPG

 

獄政博物館 (70).JPG

   

獄政博物館 (77).JPG

 

獄政博物館 (7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