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 集集鎮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位於永昌國小內,是集集每年祭孔的地方。為三級古蹟,建於光緒八年 (1882 年) 為清代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主祀文昌帝君、制字先師紫陽夫子等聖賢;民國六十年經文建會整修,為宮殿式建築,燕尾簷,左右兩廂,磚牆、木柱、木門皆為特色;書院旁也佈置了農村民俗文物供遊客參觀包括牛車、車輪、水缸等古色古香。


清光緒八年 (1882 年) 集集堡 (今集集鎮) 因採樟煉腦而經濟繁榮,因此地方士紳倡議募款興建於柴橋頭庄,惟未幾隨街勢之發展,擬遷建於集集街內,但經費短缺,適光緒九年夏,濁水溪水泛濫,內山流出許多木材,乃由總理陳長江首倡,募款一千八百餘圓,並利用水流木料,予以遷建,以林光祥為董事,是年十二月二日興工,光緒十一年(1885 年)十一月完工,是為集集義學的創舉。書院內供奉文昌帝君、制字先師以及紫陽朱夫子,時眾士子立匾曰:「掌握文衡」,惟此一設施,雖稱書院,而實為義學。


光緒二十八年 (1902 年) 四月一日,再由居民集資八百圓,於當年十二月一日再度遷建於柴橋頭庄現址(即今之集集鎮永昌里東昌巷四號),並改稱為崇德堂,台灣光復後成立永昌國民學校,書院曾一度權充學校教室。民國七十四年被正式列為三級古蹟,七十八年由內政部出資鳩工整修,而重振往昔文風。


民國八十八年經歷 921 地震後,明新書院大門被永昌國小的校舍壓毀,而書院旁的永昌國小也受創頗深,映入眼簾的盡是龜裂的牆壁與毀壞的文物,地震後書院前搭起臨起的鐵皮屋安置明新書院奉祀的神明。經過修復後,現今的明新書院已全部修復完工,恢復了以往神采奕奕的新面貌。


明新書院坐東朝西略偏南,為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建築,建築空間的構成主要為正殿、拜廊、廂房、過水、翼房,配置以正殿為中心對稱配置,平面格局與草屯鎮的登瀛書院相近,相較於臺灣其他的書院規模較小。


明新書院以講堂為建築組群的中心,講堂呈長矩形,左右廂房以過水相接,後方有翼房夾在正堂與廂房間,翼房、正殿、過水、廂房合繞圍成小天井,在建築的左方有習字爐。三開間的正殿,地坪抬高五階、使殿宇較兩旁的廂房高聳。較深的前檐廊,便於進出駐足或穿越左右拱門,連通廂房。拱門上各書「吾道」、「斯文」,發人深省。前檐採用蟠龍柱,是書院建築中比較罕見的作法。


明新書院講堂與廂房的面寬比為10.2:6.49,正面三開間的比為1:2.1:1,拜殿為捲棚四架式作法,三開間的門架是整個正殿的門面,獅座上有三層斗栱出挑,上承兩儀脊與四象脊,兩橫架間用八字束聯繫,整個跨間由三副束材構成。主屋頂與捲棚屋頂間有暗厝。


明新書院正殿空間是講學空間兼具祭祀空間的功能,正殿的柱珠為飽滿的圓鼓狀,材質為安山岩或埔里文石,柱珠表面無任何圖案雕鑿,只刻出簡單的兩條線腳,簡潔有力。正殿壁體為日治時期紅磚,由十三支楹支承屋頂。明間的構架特色在前後點金柱間的楹下方有枋繪著彩繪,其下各架螭虎雀替,並且有層層出挑的斗栱,構架上的雕刻保留的極為完整。


明新書院的價值在於書院的使用可作為了解當時師生生活空間的參考。


明新書院大事記:


光緒初年士紳組濟濟社,建明新書院於柴橋頭庄。
光緒9年12月濁水溪氾濫,流木甚多。陳長江倡建於集集街。
光緒11年1月竣工,立匾「掌握文衡」。
光緒28年7月學田及廟地充作集集公學校校地。
光緒34年4月遷建柴橋頭庄現址。
光復前曾經修建。
光復初期成立永昌國校,廟地劃為永昌國小用地、入口圍牆拆除。
民國40年以後局部修建。
民國58年11月成立修建委員會,重新整修,至59年11月竣工。
民國73年台灣省政府及內政部撥款整建至民國78年底竣工。
民國88年921大地震受損,今已修復。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sunmoonlake.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明新書院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0683896








明新書院建於清光緒十一年,為清代南投縣境內四大書院之一,供奉文昌帝君、紫陽夫子等聖賢,民國六十年經文建會依古貌建材整修,為宮殿式建築,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績。














正殿左側的過水間,供奉的是城隍爺。




明新書院建築型式為講堂與齋舍間有翼房,以正殿為中心,正殿是講學的地方,殿宇高聳,屋頂脊樑上以童子騎麒麟作為裝飾,兩側則是龍一對。




現在的明新書院所在位置,是光緒三十四年所遷建。正殿裡主要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神位,配祀有紫陽夫子神位,孔夫子神位。而正殿神龕上的「掌握文衡」匾額則是光緒十一年初建完工時所立。






正殿兩側的側門上方,則分別題寫著「吾道」和「斯文」等字。










正殿右側過水間,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和開廟恩主神位。









左廂房屋後的屋簷下,擺放了一排大小不一、樣式也不同的甕,為單純的白牆增色不少。






進入地磚道旁一座大涼亭,水泥涼亭建成幾分木造的味道。













左側廂房的後面還有一排屋舍,房舍前的屋簷下擺放了一些舊農具和老家俱,看不懂這幢房舍和明新書院是什麼關係。




正殿左前方一座帶著濃濃歷史味道的惜字亭,惜字亭的門已經用紅磚加以封閉。




惜字亭旁一道矮牆,牆上一隻栩栩如生的麒麟,代表的不知道是什麼意義?




右側廂房是廚房、餐廳和起居室。




左側廂房是客廳和辦公室。




走過短短的步道,抵達明新書院的廟埕。廟埕地坪為石板鋪面的空地。



涼亭旁一座新建的金亭,或許是響應環保不燒金紙,所以金亭的門關了起來。












涼亭的對面一座明新書院平面圖,同時概略的介紹明新書院的沿革和維修經過,閱讀過內容後可以對明新書院有個大致的輪廓。






走進明新書院的花園後,一段平坦、短短的地磚道往內延伸。




明新書院位在集集鎮的踏車道旁,在集集不僅古蹟受歡迎,腳踏車道也一樣受歡迎。





 



=================我是分隔線=================




 





【南投縣 集集鎮 化及蠻貊碣】



化及蠻貊碣位於集集鎮廣明里,從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旁的小巷右轉進入約走850公尺即可到達,此石碣係大清光緒 13 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所題,為國家一級古蹟。目前以紅漆重繪,清楚而明顯,但左右序文略有風化現象,僅碣上的四個大字仍甚完整。


西元 1887 年 (清光緒十三年) 集集水尾道這條古道開通後,為了紀念當時陳鳴志的屬下陳世烈的績效,就在集集以行書在砂岩上刻了「化及蠻貊」碣,上款「欽命布政使  銜 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開墾處」(陳方伯即陳鳴志),下款「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邊框長 180 公分、寬 48 公分。


在集集這個不靠海的小鎮,除了曾經因為有地震以它命名外,它其實擁有不少紀錄前人身影的古蹟,過去的遺留加上近代的發展,說明著它在過去亦曾經風華一度;至少,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過去的那種活絡生活,集集,一個因為大量農牧產品匯集而得名的小鎮。


沿著在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旁的小路,路的末端有著一塊大岩石,化及蠻貊,四個大字是在清光緒時期由雲林撫墾局官員陳世烈所題;在鎮的另一方,有著另一塊碣也是由陳世烈所提的「開闢鴻荒」。每個時代的變遷為這個小鎮留下了不同時期的建築或史蹟,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初建造的人或題字的人早己經黃土一堆,後代仍然可見他們所遺留下來的足跡,即使碣上風化嚴重,文字與建築卻仍然勁力猶存。


要到此的遊客們,因為進入產業道路十分狹窄,但若對自己的開車技術相當有把握,也可開車進入。因為路標並不是很清楚,所以當開始是開始懷疑走錯路時,請留意路旁的電線桿,它會指引方向,到了化及蠻貊有一供遊客休憩用的涼亭,不過看起來似乎很少人使用,而石碣對面的民房亦讓此處失色不少。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khms.gov.tw/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化及蠻貊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06838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 and 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